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对偶故事法
B
单一故事法
C
课堂教学法
D
两难故事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最著名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让孩子们从要帮助一个人、但要打破法律禁忌和不能帮助一个人之间做选择,并通过孩子们的选择对他们的品德发展进行研究。
相关试题
9.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 )。
学校通过创设良好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
解析题(本题满分5分。先判断对错,再简述理由)班级授课制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学生人格形成的社会因素有( )。
3.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体现的是( )。
23.小明认为,期末考试没考好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导致的,小明的归因方法属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
现代教师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长时记忆包括( )。
道德情感从表现的形式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感、__________、伦理的道德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拔苗助长”主要违背了儿童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