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1)全体性; (2)全面性; (3)基础性; (4)差异性; (5)主体性; (6)开放性
相关试题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28.( )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2( )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
7.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属于( )。
51.试论述学生基本属性。
15.(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环节。
四、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10分)某校初二学生小明是一个让老师头疼的人。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不专心。经常找周围同学说话,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引起他人的注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不仅毫无羞怯之意,反而很高兴。平时,小明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他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茬,而且常常在当面或背面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欺辱同学。 当然,小明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他性格率直,勇于承担任务,而且身强体壮,体育成绩好,是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每次运动会都能给班里争光。 请结合案例回答: 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中小明同学的表现,在对他的教育中,应该贯彻哪些德育原则?运用哪些德育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1.衡量学生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
37.《教师法》的适用对象是教师,遵守《教师法》的主体也仅仅是教师。( )
38.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