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建国君民,教育为先
B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C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D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一词的来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87.( )是指研究人员以旁观者或参与者的身份观察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人或活动开展,进而连接其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研究方法。
28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
30.知识保持的策略有( )。
73.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被称为( )。
7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与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都叫做测验的( )。
75.目前我国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40.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14.奥苏贝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动机说。
68.在学习《春江花月夜》这篇古诗时,有意识地运用文学、历史与地理三个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把基本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语文课的学习中,这样的课程设计叫做( )。
8一位教而把他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 那么这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关注学生阶段。
29.感知规律有( )。
7.共同要素说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