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B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
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 解析:A 项正确:信仰、信念、信心是认识层面,战斗是实践层面的。习近平强调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正确认识促进实践发展,错误认识阻碍实践发展。B、C 项错误: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内在的认识。要想 得到理性认识,先得有感性认识,所以感性认识是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此过程当中,两者可能相互渗透,所以本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不符 合题意。D 项错误:人的认识没有终点,因为认识源自于实践,实践决定认识。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实践是不断向前推进,没有终点,所以认识也没有终点,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82、近日,号称 61 年来最强台风“海贝思”直扑日本,并于12日傍晚又发生5.7级地震,暂未知是否造成灾情。日本政府紧急启动应急方案安置群众,从决策的角度看属于( )。
53.2016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 )。
文艺批评的诸多缺陷是缺乏理论勇气的表现,批评之所以失语和缺位,是因为背后没有了可适用的足够强大的新理论和精神来支撑,心中也就无话可说。什么是健康的文艺批评?标准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能宽容、理性地对待与自己文化主张不一样的文化实践。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7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伟大贡献。下列有关我国科学家的说法有误的是( )。
似不注意和似注意都是注意的一种,其中似不注意是指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的心理活动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而似注意是指表面上注意某些事物,但实际上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似不注意的是( )。
8、党内生活的新常态也好,组织纪律的新要求也好,______最终在每个党员干部心理认同的轨迹上运行,______行之久远,______反腐败与改作风的风暴之后,一切陈规陋习、不良作风都会卷土重来。
84、①处关于公文标题的文种,最恰当的是( )。
83、我们在每件事情的开头都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才能使自己事业慢慢有起色,而一旦当我们的事业走上平稳发展的快车道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体现了( )。
54.2016年底,平均每个精神病院的床位约是儿童福利机构的( )倍。
51.2013~2016年期间,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增长量最多的是( )年。
79、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其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
47.2016年该市上划中央收入同比约增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