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行为性目标
B
生成性目标
C
表现性目标
D
普遍性目标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40.结合实际,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4.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教育家,他的众多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夸美纽斯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38.简述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根据桑代克的观点,如果一个动作伴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映这一现象的学习律是( )。
12.阿亮痴迷网络无法自拔,李老师找阿亮谈心,聊互联网和比尔·盖茨,并肯定他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借此了解了阿亮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李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阿亮发生了转变。李老师的做法最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3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5.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是背道而驰的,强调教育的个体功能会削弱教育的社会功能。
上课时,有个别学生两眼呆呆地望着老师一动不动而内心却在考虑其他的事情,大部分的学生其视、听、动作则始终随着老师从一个问题换到另一个问题。这两类学生分别反映了注意的( )
9.将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34.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二、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31.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