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挪用公款罪
B
挪用特定款物罪
C
职务侵占罪
D
挪用资金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相关试题
对被判处( )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适用减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 )的重大倡议,两者合称——“一带一路”战略。
市场上强买强卖、哄抬物价和黑市交易违反了市场规则中的( )。
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 )精神。
三、判断题(每小题0.5分,计10题,共5分。正确涂“A”,错误涂“B”,不涂、错涂均不得分。)行政赔偿请求只能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 )。
死刑缓期执行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
我国法的渊源包括( )。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