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服从和惩罚定向阶段
B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C
相对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D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19.在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处于最高水平的认知目标分类是( )。
43.下列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内容是。
22.“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干扰现象。根据学习迁移的分类,“倒摄抑制”属于( )。
25.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以下关于附属内驱力在个体动机结构中所占比重的描述,正确的是( )。
5.(不定项)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4.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其中( )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28. 以下关于强化与惩罚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项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1.教育的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 )
24. 这次的期中考试,王亮考的很好,他对班主任说“老师,我前段时间每天放学回家都多做半个小时的练习题,这次我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另一个学生李明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告诉班主任老师“我前段时间也很用功学习,却仍没考好,看来我的学习能力不足,不是学习的材料”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家是柏拉图 。( )
4. 以下属于课程资源的是( )。
2. “教育是为了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所体现的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