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相关试题
李老师发现问学生“如果A>B,B>C,那么A与C谁大?”学生难以回答,但李老师问学生“西瓜比苹果大,苹果比樱桃大,那么西瓜与樱桃谁大?”就可以回答出来。这说明这些学生正处于( )。
下列关于德育模式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谈话法。( )
小新刚进入电影院时,感觉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楚,过一段时间逐渐看清楚了。这是因为小新处于暗适应阶段。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 一个学期的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18.杀人凶手为了逃避追踪而更换了发型,侦探却还是可以认出他,这体现出了人的知觉具有整体性。( )
32.刘老师在数学课上出了一道数字推理题,刚写到“1、2、3、( )……”,还没等老师写完板书,有的同学就在下边喊:“4”,王老师又接着往后写,“1、2、3、( )、8、13”,此时这些同学才意识到自己抢答错误。导致学生出现这一错误的原因是( )。
4.小娜老师对值日生进行了安排,规定了每天的打扫时间和人员名单,这属于班级民主管理。( )
下列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表述错误的是( )。
25.上幼儿园的赫赫总是喜欢给正在干活的爸爸递各种各样的工具。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赫赫所处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小学生乐乐一直认为所有小动物都是用水来洗澡的,但是在老师带领大家实地参观时,他发现小鸡是用沙子洗澡的,于是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乐乐的这一认识变化过程属于( )。
22.到了冬天,农民饿得厉害。一天晚上忍不住敲开了财主家厨房的门。农民恳求仆人让他靠近灶头暖暖身子, 仆人答应了;过了一会,农民从怀里掏出几块石头,恳求仆人把灶炉借给他,让他做一顿“石头汤”,仆人很好奇并觉得没什么损失便答应了;“石头汤”熬得差不多,农民向仆人借点盐,仆人二话不说给他拿来了盐, 顺道看到灶台的几片菜叶、砧板上一些肉末,都一股脑放到了“石头汤”里,农民便吃到了入冬以来最丰盛的一顿汤。这个故事体现了印象形成效应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