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李老师注意预设性教学
B
李老师注意生成性教学
C
李老师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和演示法
D
李老师采用了问题—探究的问题的探究教学模式
E
李老师采用了相互调适的课程取向
正确答案 :A C
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材料中的李老师“什么时候问,问谁等细节都安排 好了”,这样的字眼可以提示我们李老师采用的是预设性教学,而非生成性教学。故 A 项正 确,B 项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接着就是教生字、词语、教师逐段范读,学生齐读,然后分析概括段落大意”这里使 用的是讲授法,“把小蝌蚪的变化过程用图片展示了出来”使用的是演示法,故 C 项正确。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 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复习、深入探究并进 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老师使用的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因此,D 项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课程实施的取向包括: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向。该案例,老师预设好 了一切,完全按照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教学,对于课堂突发情景始料未及,这是忠实取向,而 不是相互调适取向,E 项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C。
相关试题
3.教育方针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27分,对的打√ 错的打×,全选√或全选×,记0分)1.一般来说,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组织方式采取螺旋式比较妥当。
34.我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执行此规定属于教育法规实施方式的()。
17.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决定新的学习速度的快慢。
7.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
4.为什么?( )
6.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42.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8.依照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本,因学教论。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行为前的强化。
16.上海市教育局先将在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了110米栏金牌的运动员刘翔的事迹收入教科书,又把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作为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之一推荐给上海的中小学生,这里体现了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是()
8.某著名学者高考数学成绩非常低,但国文、英文成绩非常突出,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是被著名高校破格录取。如果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