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启发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直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17.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13.( )提出男女可同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
18.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57.14世纪欧洲学校的课程有算数、几何、天文等,到16世纪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世纪又增加代数、三角、物理和化学等。这说明对教学内容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
11.备课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时教师应把全部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
2.1924年房东岳翻译了日本教育家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53.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因素是()。
40.“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13.特朗普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称做灵活的课程表。()
5.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理论,“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属于( )。
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育方法是( )
37.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