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 故表述错误
相关试题
26.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 )。
33.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65.在东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思想家是( )。
12.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指(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②教师观的转变③学生观的转变④教学观的转变⑤评价观的转变
51.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课程被称为( )。
62.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发挥自身专长为学生举行专题讲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素质提升,这属于( )。
27.下列不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是( )。
38.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主张在教育评价中应( )。
3.新课程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而重视学生发展,体现了其实现( )的转变。
54.刘老师上课时,一位同学突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探索兴趣,刘老师后半节课就围绕这一个问题而展开了教学。此后半节课的教学目标属于( )。
35.“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15.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课程并不总是先于教学过程而编制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