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B
要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
C
要扩大特殊人群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D
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
正确答案 :A C D
解析
要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属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B错误;ACD均属于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故本题选ACD。
相关试题
48.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的地位是( )。
19.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引导功能。
57.下列选项中,构成教育政策的要素有( )。
47.从上述材料可知,陶行知先生的言行体现的学生观是( )。
28.影响教师威信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是()
8.“通过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智力,可以使他们掌握较广泛的知识。这样,人们可以相互敦促,消除混乱,摆脱贫困,抵御不良影响,从而迎来社会的安定,民族的繁荣,以及世界的和平和幸福”。这句话意在说明()。
23.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顾、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
9.从心理学来看,教师的任务是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动地形成准备状态,促进心理的发展。
74.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为( )。
52.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有( )。
16.“早期教育造就天才”其原因在于良好的早教使儿童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22.某著名教育学家描述了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就如带领孩子过河,前面虽然没有桥,但河里有不少大块小块的石头。老师先跳上一块石头,再让孩子们找路到这儿来,尽管孩子们找的石头,走的路,都各不相同,但方向都向着老师,目标都是过河。”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