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认知模式
B
体谅模式
C
社会模仿模式
D
价值澄清模式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5.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理论,“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属于( )。
15.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选取与起点邻近的未被访问过的任意一点,向目标方向移动。逐步逼近目标,这属于启发式中的()。
6.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
27.美国学者艾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其观念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积极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消极的情绪。他提出了ABC理论来解释人的行为,其中的B指的是( )
17.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一种解释、建设。()
39.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人际关系是( )。
3.“人逢喜事精神爽”是激情这一情绪状态的真实写照。()
55.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是教书育人( )。
13.( )提出男女可同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
4.小林因为失恋而痛苦万分,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把失恋的痛苦转化勤奋学习的动力。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反应属于情绪管理策略中的( )。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