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
B
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价值的全部内容
C
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民的价值判断
D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统一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为世界创造价值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前提。体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统一的。
相关试题
搬运一堆渣土,原计划用8辆相同型号的大卡车15天可以完成,实际搬运6天后,有3 辆卡车被调走,换来两辆搬运效率只有一半的小卡车,则余下的渣土还需要( )天才能运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北极熊一家三口的年龄之和为19岁,熊爸爸比熊妈妈大1岁,三年前北极熊一家的年龄之和为11岁,则熊宝宝今年( )岁。
两景点相距150千米,小明顺流而下用了6小时,返程用了10小时,如果水流速度和游 船速度保持恒定,则此船的航速为( )千米/小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多选题)某岛上居住着五个部落,其中阿瓦拉部落所有人都吃素,大卡部落所有人都吃荤。索菲是吃荤的。据此,不可推出的有()。
在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文化有过长久的领先也有过相对的停滞,甚至有人将保守性视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不容否认,从中华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具有保守性的材料,但同时需要看到,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创新的传统。"日新为道"的"日新"追求,"变则通,通则久"的通变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意识,"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情怀,"去故取新"的更化勇气,"刚健笃实"的实干品质等,都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正是这种传统的存在,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突破保守性,不断超越,一路向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自在之物"只存在于彼岸世界,人们一旦想超越此岸去认识彼岸的"自在之物",就会造成"二律背反",即对同一对象或问题会形成相互矛盾的学说或理论,正题、反题都能够成立。康德的见解是一种( )。
(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招远公司与毕博公司签订一份熟食买卖合同,但因所在地供电局未事先告知临时断电数日,招远公司无法按期生产,致交付延迟。以下关于毕博公司所受损失的责任承担主体表述正确的是( )。
(单选题)小明家的水稻田从水渠引水,同时也向邻居家的稻田放水,按现在的放水量,田中的水可以使用4天。因最近水库泄洪,使流入田中的水量增加20%,如果放水量也增加10%,那么仍可使用4天。如果按放水量减少20%放水,可使用()天。
在历史上,除了基本的、典型的社会形态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的社会形态,如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些国家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杜会形态而跳跃到更高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历史总的进步趋势中,局部范围内也会出现由较高级的社会形态向较低的社会形态的暂时回溯或倒退,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也会具有不同的特点。上述材料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