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水平迁移
B
垂直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题干中,先学习的汉语拼音的发音对后学习的英语字母的发音产生了一种消极的阻碍作用,发生的是负迁移。故D项符合题意。 A项:水平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B项:垂直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16.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的阶段是( )。
52.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
26.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
51.学生认识到诚信是最可贵的,不必教师监考,自己也能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此时学生的态度与品德进入到了认同阶段。( )
36.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应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一般包括( )。
30.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陈述性知识以( )为表征?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31.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包括( )。
45.只要个体的行为或者行为潜能发生了变化,就可以认为个体进行了学习。( )
3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 )。
53.开发课程需要考虑社会、知识和儿童三大方面的因素。( )
11.下列人员中,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的是( )。
54.“前有断崖,后有追兵”是双避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