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因素有:(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认知失调指当个体的经验与观点和他人或社会广泛认同的道德标准不一致的时候,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与社会道德标准的平衡,以此个体形成新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 故本题说法正确。
相关试题
2.下列对小强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有( )。
10.富有创造力的人比一般人的想法散布的方面广,范围大,而缺乏创造力通常想到一个方面,缺乏灵活性。( )。
53.下列对操作整合阶段动作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14.概念性知识对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学习“气温”“降水”等概念后才能学习“气候”概念,体现了概念性知识( )。
2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互相作用后获得的( )。
22.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
62.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9.下列选项中属于思维定势的有( )。
16.学生能够相信并接纳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了认同阶段。( )
47.下列关于操作技能学习中练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
1.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的这种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