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事考帮解析】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D项与社会生活无关,故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相关试题
3.贵州省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先民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远古文化。下列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6.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10年6月5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2013年12月4日,100美元兑换609.38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36. 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利用了哪一原理?()
29. 中国的省制开端于()。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
71. 本案中黄某提起诉讼的最迟时间应为()。
7.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认识正确的是()。
72. 如果黄某提起行政诉讼,则被告是()。
61.魏源著书《四洲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是洋务思潮和洋务运动的先驱。()
59.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12. 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是()。
17. 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