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道德
B
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道德
C
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D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素丝说”的提出者认为个体身心发展是源于内在需要。( )
11.在教小学生加法运算时,如果学生不明白5+6=11,老师便会说五个苹果加六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这时候小学生很容易说出为11个苹果。这说明教师运用的是直观动作思维。( )
6.教育即是教学,接受良好的教学是完善和发展智育的唯一途径。( )
2.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
37.根据法律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我国的教育法规可分为( )。
8.在西方教育史上,“文雅教育”是由柏拉图最先提出的。( )
7.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不定项】8.关于班主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4.王老师规定积累到60朵小红花,就可以获得一盒彩笔,这属于定比强化。( )
16.小宁在备考教师招聘过程中运用学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一说话就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甚至会口吃”的这种情况,她诊断出自己得了考试焦虑症。( )
35.龙龙是班级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东东暗暗在心里将龙龙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凡事都模仿龙龙,并且希望以后自己的成绩也能像龙龙一样好。东东的做法属于( )阶段。
19.晶晶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时三心二意,最后考试失败,却说考上也没啥意思,工资那么低。晶晶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文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