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人们无法获得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C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D
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正确答案 :C
解析
【事考帮答案】C。
【事考帮解析】我国的生育政策不断发生变化,是因为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也体现了我国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28.下列不能从所给资料得出的是( )
61.所谓以人为本,首先是指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
四、逻辑判断,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每题1分,共5分)16.相关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普遍比睡眠时间更长的人胖,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同时产生饱胀感的荷尔蒙水平降低,由此不能推出( )
2.对一项科学工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数字的大小,任何数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评议及对该工作科学意义的具体分析和历史检验。然而,不好的评价指标有可能误导评审人员,导致错误的结果;而好的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使相应的评审更加客观和公正。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对科学工作的评价( )
14.成百:上千 ( )
27.下列关于年轻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7.视觉适应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感觉现象,它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在视觉范围内,可区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入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下列不属于明适应的是( )
53.2018年1月23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拉开了为期两年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序幕。
2.当前意义上的人民福祉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简单的温饱状态,而是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既包括人民的权利和尊严,也包括人民的收入和消费,同时也涉及自由、安全、社会保障和精神生活等方面。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八、多项选择题(须与标准答案一政,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4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公文应( )。
23.每年三月某单位都要组织员工去A、B两地参加植树活动。已知去A地每人往返车费20元,人均植树5棵,去B地每人往返车费30元,人均植树3棵,设到A地员工有x人,A、B两地共植树y棵,y与x之间满足y=8x-15,若往返车费总和不超过3000元,那么,最多可植树多少棵?( )
5.民意“被满意”,民众“不满意”,甚至“很生气”。尊重民意、顺应民意、采纳民意是服务型政府的执政要义,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民意的力量一方面取决于民意征集占全民的比例,即广泛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政府对民意的尊重程度上。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就是要随时随地与民众进行多种途径的沟通、交流。民意内涵民智,民意关乎民生,我们不仅要从民意中看到民众欢迎什么、反对什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要充分发挥民智的作用。尊重民意、吸纳民智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政府亲民为民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最符合文意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