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客体永久性
B
知觉恒常性
C
物质守恒
D
跨通道知觉
正确答案 :A
解析
客体永久性在婴儿9-12个月左右产生,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就比如成人把儿童眼前的玩具用白纸挡起来,他会去寻找玩具,是知道玩具不在眼前依然存在。故本题选A。 D项:跨通道知觉,是指认知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即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定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也就是说某一感觉系统的信号在大脑中被其他感觉系统同时多通道处理了。比如,当看到某个爱吃的食物时,就能好像闻到它的美味,这就是跨通道知觉的现象。而能够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是,对于该食物在过去已有认知的图式存在,所以这过程中离不开记忆、思维的加工。
相关试题
17.“好孩子”取向阶段,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哪个发展水平?( )
62.当儿童从高处摔下,发生脊柱损伤时,应当迅速将其抱起送往急救。
71.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定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35.针对小班幼儿的美术教育,教师应当( )。
67.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以便给幼儿提供更适宜的帮助。
70.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角色来表演的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21.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
24.“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上述教育思想由教育家( )提出。
18.很多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时会产生“入园焦虑症”,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些症状的产生可能是由于( )的缺失。
15.儿童获得性别恒常性认识一般在( )。
8.4岁幼儿所需睡眠时间为( )。
19.教师向玲玲展示同样大小的两个橡皮泥球,随后将其中一个压扁,玲玲认为压扁的橡皮泥球的橡皮泥比另一个多。这说明玲玲的认知发展尚未具备( )的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