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B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
C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D
赫尔巴特的传统化教学理论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30.品德结构的四个要素中具有催化剂作用的是( )。
2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政策。
20.小花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花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而小花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花不是好学生。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属于哪个阶段?()
10.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主要原因。( )
4.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所有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开端。有了感觉,人们才能知道周围世界的明暗、色彩、声响、味道等,也才知道自己身体变化引起的饥、渴、眩晕等。感觉反映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19.关于教师发成长,布鲁巴奇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39.小羽很想知道为什么钉子、铁块会沉入海底,而用钉子与铁块等原材料做成的轮船却可以浮在海面上。为此,小羽在学习浮力这一章内容时十分专注。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小羽的动机属于( )。
17.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5.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27.美国学者艾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其观念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积极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消极的情绪。他提出了ABC理论来解释人的行为,其中的B指的是( )
7.下列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