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大放异彩 接收 恍如隔世
B
历久弥新 接纳 醍醐灌顶
C
如日中天 接手 茅塞顿开
D
与日俱增 接受 如梦初醒
正确答案 :D
解析
第一空,由转折关联词“却”可知,文段前后语义相反,前文中说《自私的基因》出版在1976年,说明出版的较早,因此待填词意在表明该书的魅力、争议却一直存在。A项“大放异彩”比喻有着优异的表现或是突出的成就,没有体现时间这一要素,排除;C项“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与文段中“魅力、争议、影响力”搭配不当,排除。 第三空,由转折关系词“反而”可知,公众的做法与学界的做法不同,形成对比,学界越来越少争议,公众则与之前的态度不同了。B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文中没有提到公众听了“高明的意见”,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如梦初醒”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与文意相符,当选。 第二空代入验证,搭配得当且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据统计,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脑猝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年龄,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有报道称,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过去 150 多年中全球气温一直在持续上升。但与1970 至 1998 年相比,1999 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近 15 年来该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不明显,因此全球变暖并不是那么严重。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经济学基本术语与项目内容之间对应错误的是( )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在生活中,下列哪一做法或现象与热胀冷缩无关?( )
73.某市为了发展文化强市战略,在 2008 年、2010 年先后建成了两个图书馆,2008 年底共办理市民借书证 7 万余个,到 2010 年底共办理市民借书证 13 万个。2011 年,该市又在新区建立了第三个图书馆,于 2012 年初落成开放。截至 2012 年年底,全市共计办理市民借书证 20 余万个。市政府由此认为,该项举措是有实效的,因为在短短的 4 年内,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人的自尊可以划分为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比如认为拥有美貌才有价值感。有条件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欲求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欲求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标准当做自己的人生追求。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宫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为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
60.化学中的自发反应是指在给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在自发反应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外加能量,但外加能量的目的不是改变“给定条件”,而是维持“给定条件”。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发反应的是( )
X 分子具有 Y 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导热性。很明显,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