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B
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仍带有较大的具体性
C
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优势的地位
D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是在小学四年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查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解析: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主要表现在:①小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仍带有较大的具体性;②小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③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出现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C错误,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优势的地位。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1.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
10.综合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又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不同形态。其中,将有关的学科合并成一个新的学科的课程类型是()。
13.关于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以下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32.课堂上知识点以什么形式呈现给学生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和正确性。对婴儿和年幼的儿童来说,知识的最佳呈现形式是()。
1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重大问题,“把学生看成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这是()的代表观点。
6.清末盛宣怀在上海开办的“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
8.该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不定项)
2.教育目的可以作为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的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44.教师的社会角色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中的()原则。
20.权利和义务对其主体来说,都有可选择性。()
3.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制定的我国近代学制是()。
17.在历史课上,同学们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发展、结果等知识。根据知识的分类,这属于间接经验和程序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