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可以使商品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商品
B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有利
C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使商品价格提高
D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正确答案 :A B D
解析
ABD。A项正确,生产率提高了,商品生产的时间减少,可以增加商品生产的数量。 B项正确,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个别商品的生产数量提高,同一时间内,能比别人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所以对生产者有利。 C项错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商品价格不会产生影响。 D项正确,商品价值量的高低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故正确答案为ABD。
相关试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是货币的( )。
农民的劳动和木匠的劳动都是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他们生产活动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都不同,但在市场上,农民生产的粮食都可以和木匠生产的家具相互交换,这是因为( )。
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质优价廉”;作为经营者,则强调“优质优价”。尽管两者关注点有所不同,但都说明商品( )。
对于商品的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恩格斯提出:只要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产生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只要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 )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有( )。
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
某品牌电脑标价5500元,小李最终花5400元购得,5400元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
皮革厂的资本家购买皮革是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