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28.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52.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强,这符合桑代克联结学习的练习律。
23.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43.讲授法的缺点就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其主体地位。( )
9.以问题为起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课程是( )。
19.正在书房里认真学习的王洪同学,突然被窗外的爆竹声吸引,于是望向窗外,欣赏着烟花的美景。这属于注意种类中的( )。
44.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 )
11.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26.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
35.一个4岁小孩,在饭店外面跑进屋里过程中,将门帘掀起无意中碰到门口座位上正准备吃饭的孕妇,当小孩从屋里在向外面跑的过程中,孕妇迅速把腿伸出将小孩绊倒摔晕。针对这样事件,有人说那个小孩应该受罚,因为他的莽撞让门帘碰到了孕妇;也有人认为孕妇应该受罚,是因为她绊倒小孩,她是大人不该和小孩计较;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式,你认为这样的回答包含了那些发展水平( )。
在民族地区或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贫困地区补助。
个别教育工作就是指对差生的转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