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报复他人或挑衅
B
争夺物品或空间
C
吸引关注或爱好
D
抢夺物品或获得认可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攻击性。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 ,一种是敌意性侵犯。题干中儿童争夺物品属于工具性侵犯。故B项符合题意。 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选B。
相关试题
66.我们把儿童在自然情景下的模仿、观察学习到的语言用法称为“语言习得”。( )
15.( )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三、判断题61.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者,他特别重视观察学习、认知过程和自我调节的作用。( )
60.对于多血质幼儿,教师应着重指导幼儿( )。
62.幼儿的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等动作技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形成。( )
53.幼儿体操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
38.( )能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体验。
57.幼儿园体育按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 )。
8.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孩子的进步,这种期望效应被称为( )。
14.幼儿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的知识技能等的学习方式,被称为( )。
79.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直接给幼儿分配角色。( )
75.儿童可以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来满足自身被认可和支持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