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B
B.教育应适应人的各阶段发展
C
C.学识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
D
D.教育应循序渐进,不能跨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往往每一阶段都是某一个特殊职能的关键时期,如儿童时期的语言职能的发展、青春期的良性心理发展的等。该观点说明教育应适应人的各阶段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强调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并会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其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就是要分阶段教学,不能将儿童成人化。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循序渐进。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47.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干涉,体现了司法的( )特征。
74.在我国实行的各类教育,必须符合下列哪些利益( )。
7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受教育者的权利,具体包括( )。
49.( )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联系供求的利益纽带,也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和实现形式。
15.广义的市场,指交换关系的总和,除了有形市场外,也包括技术市场、信息市场、金融证券市场等无形市场。( )
5.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11.在我国,全国人大审议的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全体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教育单行法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调整除教育基本法之外的某一方面社会关系内容中比较具体问题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
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
28.教育总是一定时代的教育,绝对普适性的超越时空的教育目的是不存在的,任何教育目的都会打上某一时代的格印。( )
37.在法律运行中,( )是最大量、最经常的活动,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18.道德本质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起着决定作用;同时,道德作为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规范,对社会经济也有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