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学生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世界
B
学生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
C
教学过程无捷径可走,是教师和学生直接生产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D
教学中要传授知识和学生的品德培养并重,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
E
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正确答案 :A B D
相关试题
11.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这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1.. 古往今来,人们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研究颇多。下列观点中,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论述的个体身心发展动因不一致的是( )。
21.当代教育不断发展,也涌现出大批教育家和教育思想。那么,下列人物与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3.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特点表现在( )。
23.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为了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象,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
12.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位主张不同的是( )。
33.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
14.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梦梦老师的发现符合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
44.刚刚升入高一的小刚身边没有知心朋友,面对新的环境他感到内心十分空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不知道前途在哪里。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小刚在此阶段的人格发展任务是( )。
37.王老师在讲到三角函数公式时,只告诉了学生公式内容,并没有讲解推导过程。因为她认为这部分内容很简单不用讲,但是学生却没有听懂。王老师的想法属于( )。
4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下列属于德育过程开端的是( )。
38.以下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