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只有存在纯粹的生产关系,才能使社会时代具有鲜明特征
B
社会时代主要的生产关系决定着该社会的一切特点
C
上层建筑决定着社会的生产关系
D
经济基础是综合的,是一社会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D
【金标尺解析】由陈述“社会时代的特点是由主要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但是,……”可知没有纯粹的生产关系,一个社会时代的特征是由主要生产关系决定的,并非纯粹的,排除A;陈述中并未涉及“上层建筑”和“社会的一切特点”,排除B、C;结合哲学知识,可知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参照陈述,可知主要生产关系和附属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并构成经济基础,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试题
47.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事由包括对方当事人( )
9.反证法:是先用确定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题的虚假,根据排中律由假推真,从而间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证明方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反证法的是( )
第二部分综合基础知识(40分)七、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31.“四季转场”是新疆山地牧场传统的畜牧方式,羊群转到高海拔草甸区应在( )。
20.成果:奋斗:共享
35.“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明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告诫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做到( )。①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②依法执政③正确行使立法权④依法行使手中权力
9.公共政策的法治环境,是指制定与实施具体的公共政策时,可能遇到的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总的法治状态,它是一国或一个地区法律体系、法律机构、执法状况与社会治安的总和。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簧法治环境的一项是( )
5.在人类寻求安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法律始终只是一种实现路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能依靠法律来有效调整,也并不是所有的立法都能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轻视立法固然不可取,但把眼界过于集中在立法的书面行动上,动辄呼吁加强规则制定,也未必是一种追求法治的理性态度。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批判的是什么观点或态度?
29.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通过率为( )
12.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 )
第一部分:职业能力测试(30分)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每题1分,共5分)1.将处理群体性事件纳入问责制度之中,既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但从更深层意义来说,要想真正减少乃至克服群体性事件,必须允许公民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必须制定专门的程序法律规范,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充分尊重并且认真对待社区居民群体性表达意见的方式,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确保整个社会生动活泼而又秩序井然。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12.一个社会只有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才能对资源进行公平的分配,要想取得经济增长,该社会必须保障其每个公民的经济机会是均等的,要保障经济计划的均等就必然要求政府去积极推动它。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1.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二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