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无论乙是否存在从轻情节,都应当判处乙死刑
B
应充分考虑尊重群众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乙死刑立即执行
C
当乙的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死刑
D
为严防效尤,即使乙有自首行为,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事考帮答案】C。考查法律-刑法。AD项:《刑法》第五条 【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AD两项的说法都过于绝对,同时也不符合我国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故AD错。B项:《刑法》第三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B项中,根据群众的呼声来决定是否判处乙死刑,违反了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故B错。C项:第四十八条第一款 【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根据上述规定,当乙的罪行极其严重时,可以适用死刑,故C对。综上,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49—50题。一名老人在某集贸市场附近被一只狗身上的牵引绳绊倒重摔在地,后不幸去世。此事系一名12岁女孩将同村村民拴养在家门口的狗牵出去玩,狗突然挣脱约束绳奔跑导致悲剧发生,事发后女孩未查看情况且迅速逃离现场。该事件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快递公司员工小张在进行包裹分拣工作时,将一个外包装有A品牌标志、内有A品牌手机一部的包裹秘密窃走。小张的行为被所在公司通过监控录像发现。经鉴定,该手机价值2000元,超过盗窃罪定罪起点,但未达到职务侵占罪的定罪起点。关于小张行为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的解释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禁止扩大解释。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大原则分别是罪刑法定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关于我国刑法对犯罪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有( )。
我国刑法规定的各类犯罪是根据犯罪的( )进行分类的。
某男子被已有丈夫的情人抛弃后,仍留有念想,便翻窗进入情人家中,想找到情人的照片或饰品留作纪念,一无所获。他离开时顺手拿走桌上价值1000元的手表一支,自行翻窗离开。本案中该男子的行为( )。
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以外,都适用刑法。其中“法律有特别规定”主要是指刑法修正案的规定。
57.精神病人持刀突然冲向路人甲,甲情急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结果划拨了精神病人手臂,造成轻微伤。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46-48题。2019年,徐某被某市公安局处以强制隔离戒毒二年(事实一)。同年10月,徐某父母为了让儿子徐某早日解除强制隔离戒毒,通过禁毒大队科员王某向禁毒大队教导员索某先后分两次共行贿人民币九万元(事实二)。在索某的授意下,王某编造了徐某以帮找工作为由诈骗一万元的事实,并找来马某作该起虚假诈骗案的报案人,王某作证人,目的是借助该起虚假刑事案件先将徐某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弄出来,待法院对该起案件判处徐某缓刑,便能使徐某逃避强制隔离戒毒。该市公安局侦查人员收取徐某父母贿赂后,在明知以上事实的情况下仍对该案立案侦查(事实三)。后来,索某担心受贿被处罚,便通过王某退还了九万元(事实四)。2020年5月23日,检察院指控徐某犯诈骗罪。同年6月26日,法院开庭审理徐某诈骗案时,徐某当庭翻供,称其与马某不认识,有关诈骗事实的供述是公安机关办案人员教唆的。对于事实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