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具体表现: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顺序性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有违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的。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个体身心发展阶段性强调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阶段性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分阶段教学,不能儿童成人化。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具体表现: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所达到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时期是不同的。不平衡性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把握关键期。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的具体表现:由于人的先天素质、环境、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个别差异性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要因材施教。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20.小孔将自己数学考试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他这种归因属于( )。
42.教学工作中,备课是起始环节,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 )
43.讲授法的缺点就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其主体地位。( )
53.《教师资格条例》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日起,6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28.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19.正在书房里认真学习的王洪同学,突然被窗外的爆竹声吸引,于是望向窗外,欣赏着烟花的美景。这属于注意种类中的( )。
11.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0.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 )。
25.操作的( )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
57.教师的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不良的师生关系。( )
10.下列关于新课改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说法错误的是( )。
64.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