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釜底抽薪
B
以一持万
C
曲突徒新
D
敦本务实
正确答案 :C
解析
成语辨析题。【本题考点】解释对应。 根据待填词前后文“如果只是停留在“病有所医”的层面,就可能是只治不防、越治越忙”、“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可知,待填词应表示“治本之策”不仅要治更要防病,而且能让老百姓不得病,防患于未然之意。对应选项,A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治本”语义重复,B项“以一持万”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能控制全局,D项“敦本务实”比喻崇尚根本、注重实际,三者皆未体现预防之意,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C项“曲突徒新”形容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防患于未然,修饰“治本之策”,搭配得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28.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在历史的进程中,突破与阻力,______与守旧,永远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孪生姐妹。古代被称为贤君的,用今天的话讲,都是能______社会矛盾的成功者。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64.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以下举措不属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是( )。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保障,这是充满生命的地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价之宝。但是,人类活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生物多样性。20世纪以来,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灭绝,而进入90年代,科学家们估计每天灭绝140个物种,因而全世界有10%的高等植物和3/4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全球270种龟类爬行动物中的42%、150种灵长目中的2/3濒临灭绝。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①“朝贡体系”存在了数千年,直到西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才衰落②现在亚洲国家所面临的地缘政治,是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塑造出来的③在西方到达亚洲之前,亚洲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区域国际秩序④这些看法都是非历史的,要不就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过去,要不就是从西方的文化来看待中国文化⑤这就是以本区域最大国家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⑥近代以来,朝贡体系被中国人自己,也被其他国家妖魔化,被视为是中华帝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44.我们的生活正呈现“精致”与“粗疏”交混的状态。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带来生产方式从粗放向精细化的转变;另一方面,同样是科技的力量,也把我们拉进了一个“加急”时代,正全方位地让我们失去生活的慢姿态。人类已经被捆绑在速度的快轮上,被淹没在信息的巨浪中,常常无暇驻足品味生活,因此,这也是一个人间情感及生活感受被荒芜了的粗疏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精致的艺术与粗疏的艺术都有其存在的社会学基础。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
72.单刀赴会:关羽
41.“诗性智慧”是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原始人生来就对事物无知,也没有逻辑推理的能力,但他们“浑身都是强烈的感觉力和广阔的想象力”,这使他们创造出了人类童年的诗篇。中国的诗性智慧与之有所不同,更有别于西方文艺复兴以逻辑思维为特征的理性智慧。中国早期诗性智慧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汉字。汉字是一种表意性的象形文字,是基于主体对客体形象、直观的整体把握,而不像西方的文字那样经过分析和规范,基本上抛弃了象形性的特征。汉字的这种特性,不仅凝结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而且使中国人的思维从一开始就具有将概念的理性思维和整体直观的顿悟体验相融合的特征。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 )。
31.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引进了人才,却将人才_____,既浪费了人才,又违背了引才政策的积极_____,最终仍然留不住人才。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此前,携程“机票6415元而退票费9262元”的事件已经颇为令人______,但是退票、改签的高价似乎只有更高,没有最高。退票比机票贵或许是______,但是高价票和改签却是普遍现象,不仅价格高,而且标准混乱。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68.咸鸭蛋属于腌腊制品,因此含有的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较多,长期大量吃,会引发癌症等细胞突变。其次,它含有较多盐分,容易诱发高血压等疾病。另外,蛋黄中富含油脂和胆固醇,容易诱发高血脂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盐低于6克,而一只咸蛋所含的盐就可能接近或超过建议的摄入量。长期高盐摄取是造成高血压、胃粘膜受损等疾病的原因。因而平时不宜多吃或常吃咸蛋。如果咸蛋在盐腌制的过程中是劣质盐,还可能引起急性中毒。下列表述与这段文字相符的一项是( )。
能力的补偿是指同一个体的不同能力之间或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能力的相互替代或补偿作用,从而保持或维持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辐射补偿是指优势能力有效地加强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带动其他能力同时提高的现象。放大补偿是指优势能力的高度发展,有效地弥补某些薄弱能力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应用了辐射补偿的是( )。
甲乙二人决定一同毒死丙,于是趁丙不在,由乙在门外放风,甲潜入丙房间内往丙水杯中下毒。第二天,乙发现丙并未中毒身亡,于是持刀将其杀死。上述案件中,甲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