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稳定性
B
可变性
C
差异性
D
阶段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阶段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有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D项正确。 A项:为干扰选项,排除。 B项: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个别差异性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身心发展方面所呈现的一些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试题
141.下列称号与人物之间对应错误的是( )。
1.教育中针对所有学生“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136.最早提倡不强迫孩子们学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的教育家是( )。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 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12.教育具有( )等社会属性。
23.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是人类所独有的自然现象。( )
15.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形成了传统教学的三中心。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
17.下列选项中出自《论语》的教育主张有( )。
11.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重要途径。( )
1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中庸》。( )
2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
26.小王在3岁的时候已经能认识很多100以内的数字了,都是一篇古诗都不会背诵,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