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调控功能
B
评价功能
C
导向功能
D
激励功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育目的功能的理解。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是指各方面的力量相互协调,配合一致,最终达到各种影响教育的力量优势互补,实现教育实践的高效运作。根据题干描述,老师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了调节控制。A项正确。 B项: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及时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它为整个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指的是教育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人类的活动既然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那么也就应该是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相关试题
18.下列有关我国学制的说法有误的是( )。
荀况认为“人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
7.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中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并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
4.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体现了教育目的论的()
33.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提出“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目的强调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而教育方针强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
14.教育目的分为四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 )。
9.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的观点。( )
1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两基”、“两全”、“两重”目标,其中“两全”是指( )。
10.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16.1922 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借鉴的蓝本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