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终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王某尾随女同事,属于为了犯罪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因为遇到有人接女同事而放弃犯罪,属于客观原因被迫放弃,此时还并未着手实施犯罪,因此他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故A项说法正确,B、C、D项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请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国的恩格尔系数是0.2,乙国是0.3,丙国是0.4,丁国是0.5。那么最富裕的是( )。
2020年6月,《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 ),就( )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 )。
15.下列不属于发文办理主要程序的是()。
2020年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重点围绕推进垃圾( )设施建设进行部署。
集体主义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高的层次是( )。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不适用缓刑的是( )。
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会使得价格下跌。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明确、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 )。
李某某日凌晨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前面一女子打扮得光鲜靓丽,着装价值不菲。心生一计,绑架她向她家人弄点钱花,于是持刀上前将此女子挟持到附近废弃工厂,逼迫女子打电话给家人,索要50万元赎金。此案中,李某犯了( )。
1937年,六届一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