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考查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比较。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都是以共同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基础,都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以及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违反教育法规要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但是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受良心和社会舆论的谴责。
相关试题
2.该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不定项)
16.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的方式是同化和顺应。()
7.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
24.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请家长代办私事。()
1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运用的德育方法属于环境陶冶。()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主要方法的是()。
1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经常思考“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4.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下列关于德育过程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有()
35.《西游记》中的沙僧,是一个老黄牛式的人物,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厚老实,但在遇事时过于死板,不懂得变通。由此推测,沙僧的气质类型属于()。
6.清末盛宣怀在上海开办的“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
34.张老师参观一所中学时,翻了翻学生课桌上的课本,问道“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们面面相觑,哑口无言。旁边的任课老师急了,马上问学生们“气温着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呈什么变化趋势?”全班同学马上回答“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以上案例中,学生对气温与海拔高度关系的学习属于()。
我国的“教育宪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