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前者是自我认知的表达,后者是自我调节的表达
B
前者是自我认知的表达,后者是自我体验的表达
C
前者是对主体的我进行评价,后者是对客体的我进行评价
D
前后两种说法的形成分别受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E
前后两种说法的形成均受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
正确答案 :B C E
解析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其中,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指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以及自暴自弃等。材料中,“我有很多擅长的学科”是自我认识的表达,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别人都看不起我”是自我体验的范畴,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A项错误,B项正确。同时,小明和小红的说法均属于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也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D项错误,C、E项正确。此外,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将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其中,主题我是指自知的我,它包括诸如一致性、区别性、意志和自我反省等方面,是人们思考他们自己的方式,客体我可以分为物质客我、社会客我和精神客我。物质客我是指真实的物体、人或地点,如我们的手、我们的腿;社会客我是指个体扮演的角色组成,即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或认可;精神客我是指对自己的意识状态、心理倾向、能力等的认识。因此,“我有很多擅长的学科”是对主体我的评价,“别人都看不起我”是对客体我的评价。故本题答案为BCE。
相关试题
7.从总体看,人的发展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
25.张老师因上课连续迟到,学校依据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其记过处分,并停发半年绩效工资,张老师不服处理结果,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诉讼,张老师的申诉不符合非诉讼的申诉制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不予受理。( )
5.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主动为幼儿选择游戏和课程。( )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是( )。
25.有的人记忆强,有的人感知力强,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人写作能力强。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36.《教育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受教育机会。”,这体现了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 )。
3.针对此案例,以下评价正确的是( )。
38.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中小学校和教职员工可以依法分别称为法律关系的( )。
23.某学生的成就动机不强,老师想提高其动机,根据阿特金森的理论,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一、判断题(共27题,每小题1分,共27分。)1.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
28.课堂上知识点以什么形式呈现给学生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和正确性。对小学生高段及中学低段的学生来说,知识的最佳呈现形式是( )。
3.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