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榜样的是非常必要的 (3)开设培养创造性精神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②头脑风暴法训练;③推测与假设训练;④自我设计训练。
相关试题
埃里克森的自卑感对应的是( )。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
过度重视教育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在物理学中学习了“平衡”的概念之后,就会对以后学习化学平衡、经济平衡、生态平衡产生影响,这体现了学习的( )规律。
某班主任将差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并且留出2米距离与前面隔开,对这种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教师职业是一种( )。
四、简答题(共1题,共5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23分,共12.3分)探究式教学法不适合所有的学生。
一般情况下,在教学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是( )。
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的思维训练法被称之为( )。
某学生不够自信,很少说话,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老师给予积极地回应,并对他进行表扬,该学生以后去找老师的次数更多了,而且变得更自信了。这是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