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学习动机
B
认知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与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促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进行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相关试题
3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实行(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育次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等,由( )来处罚。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把强化分为( )。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是强调( )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内容。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 )小时,(义务教育阶段)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在校生,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时,采用的方法是( )
29.学生对学校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的处分不服提出申诉,其被申诉人是( )。
教师的( )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39.简述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