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共有特性。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
相关试题
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从而导致有些学生产生"书呆子"的偏向,这是考试的(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联系实际,谈谈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为( )。
5.“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种说法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普遍较低的( )。
11.某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基于需求、兴趣、游戏倾向等类似因素结合起来的小团体,由此可判断该班级组织处于( )。
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是( )
4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13.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梨子”归到“水果”这一总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40.简述教育立法的一般程序。
2.教师权利与义务实现过程中不受道德因素的影响。
29.学生对学校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的处分不服提出申诉,其被申诉人是( )。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