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的教育活动的对象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正确答案 :A
相关试题
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 )。
13.提出“自然教育”思想,并于1762年出版了《爱弥儿》的著名教育家是( )。
8.衡量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
60.根据资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26.下列选项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
20.“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依据是( )。
2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述不正确的是( )。
53.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
16.2020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博鳌亚洲论坛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举办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将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大会围绕( )这一主题,集思广益,增进共识,促进合作,使科技创新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8.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 )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5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属于劳动教育的( )。
39.以往的研究表明,精子或卵子向胚胎传递的DNA被认为是父母的遗传物质向子女传递的唯一途径。最近,美国科学家指出,父母给孩子的生物遗传不仅仅是DNA序列——我们的儿女、孙辈甚至重孙辈都可能遗传一种表观遗传信息。但与DNA序列不同,它是对环境做出反应。特定污染物——包括农药、飞机燃料甚至一些普通塑料都会引发可导致疾病或生殖问题的表观遗传信息的修饰,他们会明显地固定下来,并与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一起传递给下一代。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