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张三的照片
B
某电视台把他人在公园随地吐痰的行为拍摄下来,并将该录像在电视台播出
C
为了警示学生,某高校老师把经常逃课的学生照片张贴在公示栏上,并在下方标注“最差的学生”
D
某广告公司为某景区拍摄营利广告时,把在景区旅游的游客拍摄进入了画面之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答案:C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肖像权,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所以,构成侵犯肖像权的条件有二:(一)未经本人同意;(二)以营利为目的或诽谤侮辱该肖像。除此之外以下情形也不构成侵犯肖像权:1、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公众人物肖像。2、使用在特定场合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3、在风景区的摄影创作,将人物作为点缀,或者拍摄照片将他人摄入照片内,在这些场合并不以人物为主体。4、为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权、为批评某种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以谴责行为人的不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教育公众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等,登载其不文明行为而使用公民肖像。5、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其他自然人利益和其他社会公益目的需要而使用其肖像。6、在诉讼活动中,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肖像;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公民的肖像。7、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如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而使用公民肖像。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的肖像。本题中A选项属于不构成侵犯肖像权的情形7,公安机关为执法,发布通缉令不属于侵犯肖像权。故A选项不当选。本题B选项属于情形4,该电视台行驶正常的舆论监督权,拍摄不文明的情况不构成侵犯肖像权。故B选项不当选。本题D选项属于情形3,该广告公司拍摄广告的行为也属于摄影创作,不论其是否以营利为目的,风景区拍摄入镜的人物不属于创作主体,不构成请饭肖像权。故D选项不当选。本题C选项该高校老师把逃课学生张贴公示栏的行为明显未经学生本人同意,且在下方标注“最差的学生”已经构成对该学生肖像的丑化。故本题当选C选项。
相关试题
51、某高校学生会干事小王负责策划一个民族文化展示周活动,可以采纳的设计方案有( )。
2、2020年10月,中美科学家研制出一种( )复合材料,充电9分钟可恢复电池约80%电量,将为电动车产业发展提供积极支持。
7.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河,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五大核心剧种,他们是( )
31、某会务组租了20多辆车将2220参会者从酒店接到活动现场。大车每次能送50人,小车每次能送36人,所有车辆送2趟,且所有车辆均满员,正好送完,则大车比小车( )。
问题:给定资料谈到了谈到了关于“农村法治建设”的内容,请以此为主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观点明确,论证充实;2.逻辑清晰,不拘泥于材料;3.字数800字以上。
14、“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诗出自《红楼梦》中的《葬花吟》。“黛玉葬花”这件事发生在( )节气。
33、某地区有甲、乙、丙、丁4个派出所。已知上月甲、乙2个派出所的合计出警次数是95次,乙、丙、丁3个派出所的合计出警次数是140次,乙派出所的出警次数占4个派出所合计出警次数的7/40,则上月甲派出所的出警次数是
23、人们在进行过某些学习之后,经历了正常睡眠的个体比那些在24小时内没有经历睡眠的个体,第二天的测试成绩更好。这说明良好的睡眠确实在记忆的巩固和整合中具有某种作用。我们知道,经历学习过程的大脑中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突触,但是太多的突触会占用大脑过多的容量,我们不能无限地往大脑里塞东西。研究发现,在睡眠中,一部分连接强度弱的神经突触会被选择性地消除,与此同时,一小部分比较重要的突触可以通过巧妙的办法加强和保存下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24、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保障,因此,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基本农田,保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严格执行土地总体规划,严禁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加强对耕地资源的宏观管理;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升耕地质量,加强耕作层土壤的剥离再利用;建设高产稳产商品粮基地,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意义,文中未涉及的是( )。
某慈善基金会收到一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多方调查得知,是王飞、张林、李静、汪洋四人中一人捐的,但问他们时,王飞说:“我没捐”。李静说:“是张林捐的”。张林说:“是汪洋捐的”。汪洋说:“不是我捐的”。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下列哪项为真?( )
38.蛋:卤蛋:松花蛋
47、下列活动的排列中,受访居民每日平均用时依次减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