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12天
B
13天
C
14天
D
15天
正确答案 :D
解析
71. D 【解析】工程问题。设工作总量为120,则甲队的效率为120÷24=5,乙队的效率为120÷3=4,丙的效率为[120-(5+4)×8]÷6=8,因此丙队单独做所需时间为120÷8=15天。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17.“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大气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昼夜温差大,常有尘暴发生……”上述文字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
最近,国内考古学家在北方某偏远地区发现了春秋时代遗址。当地旅游部门认为:古遗址体现了春秋古文明的特征,应立即投资修复,并在周围修建公共交通设施,以便吸引国内外游客。张教授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古遗址有许多未解之谜待破译,应先保护起来,暂不宜修复和进行旅游开发。如果下述哪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张教授的观点?
65.水体污染,是指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的是:
40.过去的营销是漏斗效应,传统媒体上的广告让受众从很宽的漏斗口进入,买单的到了漏斗的底端。网红的营销则是涟漪效应,每个波纹和波纹之间会有碰撞,影响面更宽,影响的深度更深。网红通过树立个人品牌、贯彻自我的生活方式吸引粉丝,粉丝可能对传统广告是排斥的,但是乐于模仿偶像而消费。在社交平台上,粉丝之间的沟通渠道打通了,他们甚至不仅购物,而乐于把己的喜好传播给别人,每一次点赞、评论、转发,涟漪就扩散一次。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42.距今四千多年的夏朝,已出现学校。西周时学校制度初具规模,包括国学和乡学两个系统,春秋时演变为官学和私学。春秋末期,孔子办私学,打破了西周官学的入学等级,实行面向社会的开放教育。自此,文化的传承就有了宽广的道路。唐宋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书院,由名师主持,师生之间探讨学术,更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述文字旨在说明( )。
13.经典阅读与课文教学要区分,最好不要让孩子有“掌握”经典的错误目标,要允许甚至鼓励“______”。经典的_____正在于它深海一样的内涵,有不解,有误读,都是阅读中普遍而正常的体验。孩子对作品有不解,应该是和家长、老师来讨论,而不是给予唯一正确的“解析”。以教辅的思路做“经典丛书”,这样的“经典”是很难被孩子们真心接受的。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科学家声称,弓形虫的感染会导致精神障碍,并提出以下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论据之一,让大鼠感染弓形虫之后,大鼠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变得过分焦躁等,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和杀虫药治疗之后,大鼠行为恢复正常。论据之二,弓形虫感染率高的国家,国民自杀率也较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科学家的观点?( )
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到社会生活中所发出的各种声响,人类无法离开声音。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却缺乏有效保存声音的技术手段。在留声机与唱片问世以前数千年内,声音虽然川流不息地承载、传递着文明与生活,但它的初始内容却无法得到保存,许多记载于历史文献的声音遂成绝响,这是文明的一大遗憾。直至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人类在记录、复制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留声机、唱片相继问世。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50.海外文学与中国文学并不是那么分明对立,更多的是流动混杂。各地华语文学事实上也不算各自为政,而是充满了地域流动和文化交融的特性。一位作家从香港到台湾,再至返台,最后又到美国,每至一处都会在该地留下代表性作品,他到底是哪里的作家?北美新移民作家游走于中美之间,但作品市场主要在中国,他们属于中国作家还是北美作家?硬将海外与国内的作家截然隔离,强调对立与不同,显然并非易事。将他们看作独特互补的华语文学共同体成员,是最恰当的选择。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2.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任务。明确到2035年( )。
40.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是一个影像主导传播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四块屏幕——电脑、电视、电影和手机,它们主导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感知系统,甚至决定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如果我们不能利用视觉媒介有效地传播文化,还只停留在文字的地界内,也许就会被这个由视觉符号覆盖的时代所淘汰。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译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21.互联网时代,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新闻”盖“旧闻”也符合传播规律。“热点”可以变“冷”,但涉事单位的问责处理机制要继续运转并发挥作用。如何运转需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运行,而不是根据公众关注度的高低、媒体参与热情的变化而“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