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考查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我国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国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
相关试题
32.萌萌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萌萌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是( )学习。
35.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法的效力层次最低的是( )。
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能放慢阅读速度或重复阅读,这主要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17.针对当时农民存在的“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 )。
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是智能不足的学生。
27.老师问妙妙:"你有兄弟吗?""有。"兄弟叫什么名字?"“明明。”“明明有兄弟吗?”“没有。”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妙妙的思维处于( )。
34.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说明的学习现象是( )。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 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不包括( )
11.“苹果”........于同化性迁移。
21.按照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模仿。
教学中教师讲到重难点时,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这是利用剌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