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迁移
B
定势
C
高原现象
D
功能固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高原现象。 A项:迁移即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问题解决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涉及有关知识,没有相应的知识不仅难于发现问题,而且缺乏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提出假设所必须的依据,即使检验假设也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定势(即心向)指的是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景作出反应。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高原现象指出学习者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学习阶段、提高阶段、学习高原期、克服高原阶段。其中高原期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符合题意。 D项: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功能固着只有消极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试题
19.每个人的心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含有健康或不健康的元素。
49.“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特点是( )。
18.小学数学老师在教除法时,是这样设计的:“如果有12个馒头,每人吃了3个,能够分给几个人吃?每人吃2个呢?每人吃1个呢?每人吃半个呢?”该数学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18.教育中十分强调因材施教,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该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
5.杜威选择木工、金工、缝纫等直接经验形态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
27.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外部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他们无法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8.从教师的教来看,教学环节的基本顺序是( )。①评价 ②备课 ③辅导 ④上课
7.14世纪,欧洲学校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到16世纪,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世纪,又增加了代数、三角、物理和化学等。这说明对教学内容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
47.以主体的合法行为为基础,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手段的教育法律关系是( )。
4.从上述案例,你能得到的启示有( )。
4.校本课程的优点有( )。①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②有利于通识性知识的学习③能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④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性知识⑤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课程内容
10.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选出有针对性的人物和事例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学生修养,该教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