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张某是在去李某家的路上自动放弃犯罪的,所以应该是犯罪中止。该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张某放弃犯罪是由于心里害怕,自己主动放弃,而不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该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张某已经携带匕首前往李某家,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不属于犯罪预备。
相关试题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 )
87.根据《合同法》规定,货物运输合同的免责事由有( )。
联系性公文是( )。
签发是公文必经的程序。
根据通货膨胀理论,假如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是成本推动,如果没有( )的伴随,将会出现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引起严重的经济萧条。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精神。
重庆经济排名西部前五。
下列属于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有( )。
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要素主要有( )。
以下关于有限责任公司描述正确的有( )。
政府通过制定和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宏观的调控是政府的( )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