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解析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和行为三个方面。 (1)物质财富(简称物),它既可以表现为自然物,也可以表现为人的劳动创造物。物一般可分为动产与不动产两类。 (2)非物质财富包括创作活动的产品和其他与人身相联系的非财产性的财富。 (3)行为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实现权利义务的作为与不作为。
相关试题
5月17日晚,2019年道达尔·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开幕式在( )会展中心举行。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2.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并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人是( )。
属于操作技能特点的有( )。
16.学习了布谷鸟、黄雀等概念后,再学习鸟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长时记忆包括( )。
某中学在安全检查时发现3号教学楼属于危房,需要立即整改,但学校以教室紧张为由,仍安排学生在3号楼上课。该校的做法主要触犯了()。
______ 指空间上的接近、时间上的连续、形状上的相同、颜色上的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9.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 )。
学校通过创设良好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
长时记忆的编码以__________为主,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