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B
对被害人指认实施犯罪的人,可以先行拘留
C
刑事拘留由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D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以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拘留。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当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拘留证。所以,刑事拘留的批准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而不是由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故本题答案为C。 A项:《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B项:《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可以先行拘留。 D项:《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注意】本题为选非题,请考生注意题干要求。
相关试题
刑事诉讼中,以下人员无需回避的是(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不能折抵刑期。
黄某系某高校教师,因抢劫被提起公诉。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能担任其辩护人的是( )。
关于刑事强制措施的批准和执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刑事诉讼代理制度,下列人员中不能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是( )。
互相制约是公检法三机关之间关系的核心。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包括( )。
公、检、法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个月。
下列有关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在刑事诉讼中,法官消极中立,通过当事人举证、辩论发现事实真相,并由当事人推动诉讼进程。这种诉讼构造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 )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 )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监外执行的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