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感觉适应
B
联觉
C
感觉对比
D
感觉后像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33.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小丽的道德发展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在听完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小丽可能的回答是( )。
“慎独”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的最高境界。它属于人的( )。
大学校园的清晨,经常看到有学生为了记住英语单词大声的反复朗读单词,这种识记方法属于( )。
12.班级管理常见的模式有( )。
14.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24.“千手观音”的形象,运用的是下列哪一种想象加工方式?( )
33.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识字学习,有的按拼音字母归类,有的按偏旁部首结构归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教师最核心的职业素养与任务是( )
42.托尔曼首先提出了中间变量的概念,认为学习的结果不是S与R的直接联结,主张把S-R的公式改为S-O-R公式,O代表( )。
100.如案例所示,学生问题行为常常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若处理不当,常会使中性行为转化成消极行为,并引起师生矛盾冲突,甚至造成整个班级的混乱。如果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是用来吸引教师的注意力,那么教师应该( )。
46.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说,这次考试名次有了进步,我就撤销对你的批评。老师的做法属于( )。
44.鲁西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每年都会有好多孩子考上大学。当人们问这些大学生有什么奥秘时,他们回答:“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对我们充满期待,不断鼓励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称呼我们是‘未来的数学家’‘未来的音乐家’。我们真的做到了……”此现象符合的心理效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