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考帮APP
让考事变得更简单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事考帮
A
鲁迅的《狂人日记》
B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
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答案解析,更新时间咨询芬达微信:15320350703
相关试题
46、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认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本质目的在于说明( )。
2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
下列属于城乡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措施是()。
25、公务员问责的全部正当性,在于( )。
24、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事件是( )。
18、孙中山和毛泽东进行革命活动的指导思想都来自西方,但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其原因是( )。
20、近代中国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代表的新思潮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21、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的,当时美国流行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
38、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 )。
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 )。
61、“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
75、工程师:电脑:程序